技术架构&部署架构&开发流程

Technical Architecture & Deployment Architecture & Development Process

技术架构&部署架构&开发流程



✅ 概述


        技术中台的积累。为项目开发提供可靠保障,工作流,日志,文件存储,邮件等各个功能模块,为新项目开发,提供了基础,降低了开发成本和项目失败的风险。


✅ 微服务开发思想


        采用当前主流的微服务架构。做到风险隔离和业务解耦,大项目变成多个小项目,让项目风险变小和可控。

        微服务的核心特点:
        单一职责:每个服务只负责一个相对独立的业务功能,例如用户服务、订单服务、支付服务。
        独立部署:每个服务可以单独构建、测试和部署,不影响其他服务。
        去中心化:数据和逻辑由各个服务自己管理,而不是集中在单个数据库里。
        轻量通信:服务间通过 API 或消息队列通信,而不是直接调用代码。
        弹性扩展:可以针对瓶颈服务单独扩容,而不是整体扩展。
        技术多样性:不同服务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、数据库、技术栈。

技术部署结构图


技术部署结构图



✅ 技术架构模块图


        技术架构图分三层,前端显示层,后端业务层和最底部的数据存储层。

        在现代软件开发中,分层架构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设计模式。其中最典型的三层结构包括:前端显示层、后端业务层和最底部的数据存储层。这种分层方式不仅有助于系统的清晰设计,也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、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。

        首先,前端显示层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窗口。它通常以网页界面、移动应用界面或桌面客户端的形式存在,直接影响用户体验。前端层的主要职责是数据展示和用户输入的采集,它通过直观的界面将复杂的业务逻辑结果呈现给用户。前端有常用的网页,还有移动的APP,小程序,及大屏等方式展示。

        其次,后端业务层是系统的核心。它负责处理前端传来的请求,执行业务逻辑,协调不同模块之间的关系,并与底层数据层交互。后端业务层相当于“系统的大脑”,决定了应用的稳定性和性能。在这一层中,开发者会实现用户认证、权限控制、事务处理、规则校验等功能。同时,依据客户方业务情况,分出多个业务模块,各模块独立开发,达到降低偶合与风险隔离的目的(一个模板开发失败不影响其他模块)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,数据存储层是系统的基石,负责保存和管理应用所需的数据。常见的存储形式包括关系型数据库(如 MySQL、PostgreSQL)、非关系型数据库(如 MongoDB、Redis),做报表及实时显示的数据库(doris),以及分布式存储系统。数据层不仅需要保障数据的持久化,还要考虑安全性、一致性和高并发访问。在大型应用中,数据库还会进行分库分表、读写分离或使用缓存技术,以确保数据处理的高效与稳定。

        整体而言,这三层架构各自承担了不同的角色,形成了清晰的分工。前端显示层注重用户体验,后端业务层强调逻辑处理,而数据存储层保障信息的长期可用。通过这种分层设计,系统能够在保持高内聚、低耦合的同时,适应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,为软件的长期演进提供坚实基础。

技术架构图


技术架构图



✅ 部署结构图


        项目的部署结构。依据项目规模大小,合理制定服务器资源。让性能和成本达到最优。

项目部署方式对比表


部署方式优点缺点适用场景
本地部署(On-Premise) 数据可控、安全性高;满足合规要求 硬件投入大,扩展慢,运维成本高 金融、政府、对数据安全/合规要求严格的企业
云部署(Cloud) 弹性扩展、按需付费、上线快 对网络依赖强,可能存在厂商绑定 中小企业、互联网项目、快速上线场景
混合部署(Hybrid) 兼顾安全与灵活性;关键数据留本地,弹性计算上云 架构复杂,运维难度高 既要保证安全又要享受云灵活性的企业
单体应用部署 架构简单,部署快速,维护成本低 扩展性差,升级容易影响整体 小型项目 早期验证性产品
微服务部署 模块独立、扩展性强、容错性好 系统复杂度高,运维和治理成本大 中大型项目、高并发系统
容器化部署(Docker + K8s) 一致性强,跨环境迁移方便,自动扩缩容 学习和运维成本较高 云原生项目、DevOps 成熟团队
Serverless 部署 无需运维,极致弹性,按调用计费 不适合长连接和复杂业务 轻量服务、事件驱动、IoT、函数计算


部署结构图


部署结构图




✅ 项目落地流程(DEVOPS流程)


        项目的落地过程,从需求分析,到技术选型,合理制定开发流程,开发及测试过程规范,保障产品质量。

        采用DevOps项目落地方式,DevOps 项目的目标:
        快速交付:缩短需求到上线的周期。
        持续质量:自动化测试和质量监控。
        高可用:自动化部署、灰度发布、可回滚。
        协作文化:研发、测试、运维、业务一体化。

        DevOps的挑战:
        工具链繁杂,容易盲目上马。
        流水线设计不合理,反而拖慢效率。
        缺乏度量(指标),难以证明价值。

        DevOps的建议:
        从小到大:先选一个试点项目,大项目拆成小项目,一个一个落地。
        自动化优先:从构建/测试/部署三个点突破。
        度量驱动:用 DORA 指标(交付频率、变更失败率、恢复时间、交付周期)衡量效果。
        平台化建设:避免“工具孤岛”,打造统一的 DevOps 平台。搭积木的方式完成整个项目。

项目落地流程示意图


落地流程示意图